4月10日下午,中组部“边疆民族地区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2019年第3期140名学员来到民族文化宫开展现场教学活动。他们是来自内蒙古、贵州和新疆的村党支部书记,包括汉族、布依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满族、毛南族、蒙古族、苗族、水族、维吾尔族等11个民族。民族文化宫党委委员、副主任张树泉出席活动。
村支书们参观了“各族人民心向党——建国初期全国少数民族敬献中央人民政府礼品展”和“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两个基本陈列展。在参观中,各位村支书认真聆听讲解,并不时对展出的文物、图片等发出惊叹。
一位来自新疆身着民族盛装的年轻书记跟笔者说,自己作为一个柯尔克孜族人,把新疆代表团敬献的每一件展品都仔仔细细的听了讲解、读了展柜里的文字介绍。“我已经把每件展品都用手机拍照了,我想回去传达给村民,让他们知道,我们在党和国家中的存在感是很强的。”她说。
一位来自贵州的书记看着这一件件文物和一幅幅照片,感叹道:“咱们56个民族走到今天真是不容易啊,党中央、毛主席对少数民族真的很重视。”
参观完这两个展览之后,一位来自内蒙古自治区的女书记说:“看了这两个展之后真的感觉很震撼,蒙古族和党中央的深厚感情可以追溯到这么久远,以前对民族政策和文化不是特别了解,今天才真正感觉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地区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村支书们还参观了“庆祝民族文化宫建宫60周年——民族文化宫离退休职工书画摄影展”和民族艺术长廊。
在活动结束的时候,学员纷纷在展厅门口合影留念,留下了自己在民族文化宫的珍贵照片。
(文/王乐 图/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