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芒冷水冲型铜鼓
来源:博物馆 作者: 2014-02-25
此铜鼓出土于广西藤县,直径77厘米,高53.5厘米,重量32.5公斤,铜质,汉代,为壮族先民所铸。铜鼓呈圆墩形,造型接近黄金分割比例,花纹密集精美,给人饱满、优美、圆润的美感。鼓面上的太阳纹为十二芒,象征光明和神力,寓意天堂,鼓身变形的羽人纹和船形纹代表人间,鼓足上的垂叶纹和水波纹代表水,寓意阴间。鼓面有四只青蛙立体塑像,并有一大一小乘骑塑像。纹饰有阳光照耀、微风吹拂、碧波荡漾、晴空万里、白鹭飞翔、青蛙跳跃、乘骑徐行、飞舟竞渡、聚乐人群等,充满生活气息和诗情画意。此铜鼓是已出土文物冷水冲型铜鼓中的上乘之作。
冷水冲型铜鼓是我国八种铜鼓类型之一。这一分类法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术界根据流传铜鼓的形制、纹饰、铸造年代等因素进行划分的,其他七种类型分别万家坝型、石寨山型、遵义型、北流型、灵山型、麻江型和西盟型。铜鼓广泛流传于我国壮、瑶、苗、彝、侗、水、布依、黎、佤等少数民族地区。壮族先民所铸铜鼓主要为北流型、灵山型和冷水冲型三种。
冷水冲型铜鼓是以广西藤县出土的冷水冲型铜鼓为标准器,年代为西汉至北宋时期,延续了1300余年。此类型铜鼓是八类铜鼓中最华丽的,其特征是体型高大轻薄,鼓面宽阔,一般鼓面直径80厘米左右,但不超出鼓胸,鼓胸不甚凸出,鼓腰粗而略直,腰急内敛,最小径在中部。鼓足较高,有一明显折线,胸腰铸有两对宽扁大耳,耳上铸辫纹,有的还有半圆空心耳环一对。整体形态多变而瑰丽,花纹最为繁杂,鼓面太阳纹大多是十二芒,个别是九芒或十芒,芒间夹着实心双翎眼坠形纹,鼓面边缘塑有立体青蛙,蛙身多饰以稻穗纹,蛙饰之间常有骑士、牛拉橇、水禽、龟等动物雕像。鼓面有一圈勾连雷纹及其演变的复线交叉纹。鼓身遍布华丽流畅的各种纹饰,形态多变,设计精巧。主晕是图案化的变形羽人和翔鹭纹,鼓胸有图案化的船纹,鼓腰有图案化的舞人纹和细方格纹,足部有圆垂叶纹。此类铜鼓分布很广,遍及广西,次及粤东和滇东,甚至四川也有发现。
铜鼓上各类纹饰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青蛙塑像是铜鼓的立体雕塑中最常见的。北流型、灵山型、冷水冲型、西盟型铜鼓的鼓面上,都有青蛙塑像等距离排列。青蛙雕像出现最早的是冷水冲型铜鼓,此类型铜鼓的青蛙塑像,制作最精致,可称蛙塑上品。一般每面铜鼓4只,体形硕大,空身扁腹,两眼圆突,四足挺立,身披辫形纹带。
有蛙塑的铜鼓分布较广,广东、贵州、云南、越南北部、泰国、缅甸东北部都有。但最多、最典型、最优美的铜鼓蛙塑,则集中在广西。铜鼓上的蛙塑如此集中地出现在广西,这与壮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先民以青蛙为图腾的图腾崇拜有关。早期铜鼓是用于祭祀的,“蛙鸣有雨”,蛙塑与祈雨有关。累蹲蛙寄托有希望青蛙大量繁衍的祈求,也有“蛙多雨大”之愿。
铜鼓的纹饰繁褥复杂,丰富多彩,而鼓面是铜鼓装饰的重点。太阳纹是铜鼓各种纹饰中最主要、最突出的纹饰,是最早出现于铜鼓上的最基本的装饰纹样,是识别铜鼓纹饰类型的标志之一。冷水冲型铜鼓太阳纹多为12道锐角芒纹,光芒之间多装饰翎眼纹,鼓面有一圈连续雷纹,由此发展衍变为更多复线交叉的纹。
关于太阳纹的产生和意义,有学者认为源于浇铸铜鼓时留下的疤痕,再对其经过艺术化的处理而形成的;有人认为太阳纹是纯粹的装饰纹样;有的认为太阳纹是发音的象征,光体是击打中心,光芒是声音向四周传播的形象,周围的晕圈是音声向外扩散的象征;也有学者认为它是早期先民太阳崇拜的具体表现。太阳是原始宗教信仰中一个最重要的内容,在许多部落和地区,最受崇敬者莫过于太阳。仰韶文化彩陶上的《金乌负日图》、河姆渡文化象牙梳上的日乌图像、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商周时期太阳四鸟纹金箔饰,都是早期先民太阳崇拜的具体表现。文献中亦有相关记载,《礼记•郊特牲》说:“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大报天而主日也。”我国古代太阳崇拜的最早记录是殷墟卜辞,郭沫若《殷契粹编》有载:“出入日,岁三牛”,并总结出“殷人于日之出入均有祭。……足见殷人于日盖朝夕礼拜之。”早期先民将这种太阳崇拜融于日常生活当中,在铜鼓的铸造中,把铸造铜鼓时留下的疤痕进行加工,最终将太阳崇拜融于太阳纹之中,成为一种民族信仰的符号。太阳纹不仅具有装饰层面的意义与太阳崇拜的内涵,而且在铜鼓作为乐器角色的层面上,还起到了很多实际的作用与意义。鼓面上突起的厚实光体,是敲击时的主要部位,击打时不但声音容易传出,而且能够防止在长期击打下出现塌陷的可能。总之,太阳纹的产生、发展变化,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及早期先民的审美意识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是融民族信仰、审美意识及实用理念为一体的纹饰。
铜鼓上的其他纹饰,学者们认为多与我国古代南方以水稻为主的农业生产活动相关。水稻对日照和水分需求甚高,太阳和水成为极为重要的条件,因而太阳崇拜和水崇拜等与稻作生产相关的原始信仰随即产生。于是与水相关的云、雷等自然现象和鸟、蛙等动物就成为稻作民族原始宗教的崇拜对象。雷纹是摹仿打雷时闪电的线条而成,云纹是对天空中漂浮着的云彩的线条性描画,鸟纹出现在铜鼓鼓面的主晕中,围绕着太阳纹圈形飞翔。冷水冲型铜鼓上的鸟纹趋于图案化和抽象化。鸟纹所描绘的鸟,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如鹭丝、戈鹭、犀鸟(即鸿)或水鹤等,有学者认为水鹤更贴切一些,因为水鹤性通风雨,“有雨则鸣而上山,否则鸣而下海”。把鸟纹刻铸在铜鼓上,与古代民族观测风云和祈求时雨相关,是农业祭祀的反映。关于铜鼓上的羽人舞蹈图则应是祭祀活动场面;刻铸的牛纹是祭祀仪式的牺牲;船纹有人认为是用舟船载送灵魂升天,也有人认为是祭水神。铜鼓反映的划船活动应为求雨、避免洪水的祭祀仪式。由以上各种解释,我们可以看出铜鼓的图纹均与古代当地先民的稻作文化相关,其中心主题是农业祭祀。
冷水冲型铜鼓不是我国铜鼓中最早的。目前学术界多数人认为,铜鼓起源于中国南方。元代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就指出铜鼓起源于云南西南部地区。19世纪末,荷兰学者提出铜鼓起源于广东南蛮,而后传入广西、贵州、云南、湖南等地。从考古发掘的资料来看,云南万家坝出土的铜鼓年代最古老,距今2700多年。目前广西是世界上出土和收藏铜鼓最多的地区,出土铜鼓有五百多面,素有“铜鼓之乡”的美誉。
铜鼓的早期作用主要是传递信号。史载魏晋南北朝的僚人“鸣此鼓集众,到者如云”的情形。现在许多拥有铜鼓的少数民族“遇事则击铜鼓”。由于古代战争和祭祀等都由部落、氏族首领主持,铜鼓逐渐由一般的生活用品上升为礼器,成了占有者身份和地位的化身。《隋书•地理志》有“有鼓者,号为都老,群情推服”的记载。《续资治通鉴长编》说:“家有铜鼓,子孙秘传,号为右族”。甚至如《明史•刘显传》所说:“得鼓二三,便可僭号称王”。明清以后,铜鼓成为南方民族娱乐活动的乐器。凡婚姻嫁娶、宴会、斗牛、节日等都击铜鼓以自娱。明代史籍有仲家人“俗尚铜鼓,时时击以为乐”,“苗人挝铜鼓,斗牛于野”的记载。现代壮、瑶、苗、水、布依、彝等民族民间逢年过节都要敲击铜鼓,尽情欢乐。因此,铜鼓的社会功能可概括为娱乐、传讯、丧葬、祭祀、象征权力和财富等。
铜鼓是我国少数民族一种古老而珍贵的文化遗物,集冶炼、铸造、雕刻、绘画、装饰、音乐、舞蹈、宗教于一身,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创造的独具特色的青铜艺术瑰宝。不同类型的铜鼓有着不同的冶炼技术和工艺水平,表现了各民族不同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和审美情趣,包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是研究中国民族史、民族学、民族科技、民族艺术以及民族风俗、文化等的重要文物。
(文/冯昆思 图/张丹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