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族狍皮手套
现收藏于民族文化宫博物馆的这副狍皮手套,是鄂伦春族冬季狩猎时必备的传统服饰之一。该手套拇指与四指分开,四指部分连成一体,按手型呈尖圆状,拇指和四指相对,且在拇指端手心面开一横口。手套通长48厘米、套口周长40厘米、手套宽13厘米、拇指套长8厘米,套口处穿有一可收缩白色带子。手腕处到套口是外翻毛皮,长21厘米。手心口外翻皮毛长近5厘米,拇指和掌边及四指前部用染色小块兽皮剪裁成云卷蝴蝶纹进行补绣,红、绿线缝皮边,云纹中间有一棱形蓝色布装饰。该皮手套选料精良、样式古朴、纹饰拙稚,是鄂伦春族狍皮手套的精品。
鄂伦春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鄂伦春族尚处于原始社会发展末期,在我国东北大小兴安岭一带的森林中过着传统的游猎生活。“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面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呀一匹猎马,一呀一杆枪,獐狍野鹿漫山遍野打也打不尽。”这首《鄂伦春小唱》是对鄂伦春民族游猎生活的真实反映。大小兴安岭地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短暂、凉爽,冬季漫长、寒冷,最低温度可达零下40~50℃。但这里资源富集,森林密布、草木繁茂,为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繁衍生息的条件,同时大小兴安岭地区江河水系密如蛛网,鱼类众多,因此这里有“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的说法。
独特的森林环境和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给鄂伦春民族提供了特有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各类野生动物在森林里游荡觅食,鄂伦春人跟踪野生动物的踪迹进行狩猎,一年四季在森林中游猎就成为鄂伦春人适应这种环境的生计方式。游猎生活不适合一家一户单独行动,需要几个血缘家庭组成“乌力楞”(鄂伦春族特有的生产、生活组织)团结、协作经营生产和生活,同时游猎生活不允许人们积累财物,除了狩猎工具刀、枪和简单的能用一两匹马就能驮走的生活必需品,其他任何物品对他们来说都属多余,因为财物的积累会成为他们游猎生活的累赘,甚至危及他们的生存。因此,传统的鄂伦春人社会体现的是公有制的原始社会末期的特征,而鄂伦春人的衣、食、住、行也体现出一种原始的极简主义方式。
鄂伦春人狩猎的对象主要是“皮大肉多”的野兽,如狍子、鹿、、野猪和熊等。在大兴安岭的莽莽林海中,丰富的植物,养活了许多食草或杂食动物,如狍子、獐子、马鹿、野猪等,其中狍子分布最广,数量也最多,一年四季均可捕猎,所以狍子就成为鄂伦春人衣、食、住的主要来源。狍子除了分布广、数量多,另一个更主要的特征是习性呆萌、好奇心强,容易捕猎。据说,如果猎人一枪没有打中狍子,它会被枪声惊走,但跑不多远它就会停下来若无其事地觅食,有的甚至会返回原地,寻找哪里来的枪声。我国东北地区至今流传一句形容一个人比较愚笨的俗语“傻狍子”即源于此。
狍子属鹿科动物,其毛密而厚,御寒、防水性能好。狍皮有大毛、青毛、红毛之分。所谓大毛、青毛和红毛,是鄂伦春人根据不同季节狍子皮毛长短、疏密及颜色程度不同进行的划分,冬季鄂伦春人着大毛皮袄、春秋着青毛皮袄、夏着红毛皮袄。在夏季,有的鄂伦春猎人还会穿着刮净了皮毛的狍皮夏装。
鄂伦春人在狩猎时遵循着一种古老的传统,绝不捕杀母兽和幼兽,怀孕的母兽更是不能伤害的,猎人们捕获的大都是成年的公兽。破坏规矩者,要受到族人谴责、批评。捕获的猎物,兽肉可以食用;兽筋经加工制成线,用以缝制皮革制品,用兽筋线缝制的皮制品,经久耐用;兽皮可以加工制成皮革制品,如衣服、帽、手套、包、皮褥、皮被、皮门帘、皮枪套、皮口袋、皮箱、皮绳、及“斜仁柱”用的皮围子等等。传统鄂伦春人生活中80%的兽肉和皮张都来源于狍子,有人统计,仅他们用狍皮制作的被褥和衣着就多达几十种,因此,鄂伦春族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狍皮文化。
狍皮文化是鄂伦春族创造的比较有特点的物质文化之一。其特点主要体现在民族服饰上,可以说传统的鄂伦春人其服饰从头到脚多是狍皮制作,如狍皮袍、狍皮袄、狍皮裤、狍皮套裤、狍皮靴、狍皮袜、狍皮手套、狍皮坎肩、狍头皮帽等等。由于鄂伦春人狩猎对象还有鹿、、黑熊等,所以也有少量的用这些动物皮毛制作的服饰、被褥等日常用品。
狍皮文化是鄂伦春族适应大小兴安岭一带自然生态和气候环境的产物,尤其是狍皮手套是鄂伦春猎人在寒冬季节狩猎或处理猎物时防止手被冻坏的良好保护,也是比较突出反映鄂伦春族狩猎生活特点的服饰。图片中的这种狍皮手套鄂伦春语称为“考胡鲁”,这是鄂伦春人使用的一种比较原始的手套形制,我们通常称为单指手套,即大拇指同其他四指是分开。这种手套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在手心处留有一开口。这个开口的作用是猎人在操作枪支时,不用取下手套即可方便手指从手套中伸出扣动扳机进行射击,或者猎人在打到猎物后持刀解剖猎物、或把猎物悬挂于猎马上都可方便操作。由于感觉冻手都来自手背的反应,所以把手指从这种手套的开口处伸出,手背还处于手套的覆盖中,不会骤然感觉冻手。当需要保暖时,可以把手指从开口处顺利退回手套中。“考胡鲁”既保暖又方便,是鄂伦春猎人冬季狩猎必备用品。制作这种手套,要把一块长方形的狍皮一头剪成圆形,将圆形的一端抽成像乌拉头一样的褶,在抽褶的一边镶一条皮子,在这条皮子上做一个大拇指套缝上,还要用狍子腹部狍皮做靿,靿长至肘部,上缀皮条,戴用时把皮条系在衣袖外,以防手套滑落。
此外鄂伦春人还有被称为“瓦拉开依”的手套,它和北方人做的棉手闷子一样,是拇指同其他四指分开的手套,手心处无开口,戴这种手套可以保暖,也可以拿比较笨重粗大的东西,但不能射猎。另一种被称为“沙拉耶开依”,是五指手套,即五指分开,戴这种手套拿东西或射击都很方便,但保暖性能差,多为青年人喜爱和佩戴。鄂伦春人冬季出猎,一般还是喜欢戴“考胡鲁”。以上三种手套多用狍皮制作,五指分开的手套也有用鹿皮制作的。
为了起到美观和加固作用,鄂伦春族妇女还用染色的皮子剪成云卷纹等图案镶在拇指上以及拇指和四指之间,尤其是各式手套手背上的花纹,多取材于常见的自然界的花卉,形态生动别致、粗犷浑厚、花色繁多、变化无穷,最能表现鄂伦春族妇女的智慧和审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鄂伦春人跨越人类社会发展的几个时代从原始社会末期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他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世纪50年代鄂伦春人走出森林,逐步实现了定居,但是相当多的鄂伦春人仍保留着他们世代沿袭的游猎生活方式。上世纪末,他们终于放下猎枪,放弃了传统的游猎生活,开始了多种经营,鄂伦春游猎文化也从此画上了句号。
鄂伦春族的游猎文化走到了发展的尽头,但他们留给我们的游猎文化遗存,仍然让我们依稀看到鄂伦春猎人出没在大小兴安岭森林中的身影。这副狍皮手套既见证着鄂伦春民族创造的独一无二的游猎文化重要内涵,也见证着这个古老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实现的跨越式发展。
(文/王毅 图/杨坚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