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满族湖蓝色缎绣瓦当纹巴图鲁坎肩
来源:民族文化宫 作者:博物馆 2015-12-02
清代满族湖蓝色缎绣瓦当纹巴图鲁坎肩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珍藏的这件巴图鲁坎肩,为典型清代满族官员、贵族服饰。湖蓝色绸缎面,月白色素纺丝绸里,立领,无袖。一字襟式短身上衣,襟边、领口、下摆镶黑边。下领口开一字襟,缀5枚铜鎏金币式扣,右衽襟缀2枚。两肩绣篆体“多”字纹半月瓦当,胸前绣汉瓦当图案,分别为篆体“长生未央”、“长乐富贵”和“延年益寿”吉语字样,呈品字形排列。
坎肩,又称背心、马甲,其样式很多,有对襟直翘、对襟圆翘、捻襟、琵琶襟、一字襟、人字襟以及巴图鲁坎肩。其中,琵琶襟坎肩和巴图鲁坎肩更具特色。琵琶襟坎肩,大襟边不到腋下,而是从第二个纽扣地方直通而下,但不到底,下襟缺一小截,别具风格。巴图鲁坎肩是京师八旗旗人最时尚的一种款式,其样式是在“一字形”的前襟上装有排扣,两边腋下也有纽扣。
“巴图鲁” 一词取自我国少数民族语,一说为蒙古语,一说为满语,有多种音译。从前我国北方某些民族都有这个专门赐给强悍勇士们的美称,如元杂剧《汉宫秋》中出现过“把都儿”一词,似乎早在汉时即早有这一称呼。《元史》中有很多,“八都儿”“拔都儿”“把都儿”“八都鲁”之记载,此乃巴图鲁之同名异译。在蒙古语中大部分作为人名,偶而也有作为赐号出现的。“巴图鲁,满洲语,勇也,旧作霸突鲁。”(《钦定日下旧闻考》译语总目,四库本,页626)乾隆帝在《三巴图鲁歌》中亦有“巴图鲁者勇冠军”(《钦定八旗通志》卷首三,四库本,页66)之句。
巴图鲁坎肩源于蒙古杜尔伯特部男子穿两边有衩的大襟短坎肩。早先有27道扣袢儿,胸前9道扣袢儿,两侧各9道扣袢儿,后来变成胸前9道,两侧各7道扣袢儿,以白色绸缎为面料,以青色绸缎为沿边儿。巴图鲁坎肩从前是兵卒之服,早先在面料和里子之间安放鱼鳞式薄铁片,作为保护身体的甲片。
巴图鲁坎肩最先流行于八旗子弟中,有时朝廷各部司员、要官在谒见上司的时候,往往套在长袍外面,以后一般官员也都穿着,慢慢演变为一种半礼服。《清稗类钞》载:“京师盛行巴图鲁坎肩,南方称为一字襟马甲,例须用皮者,衬于袍套之中。觉暖,即自探手,解上排纽扣,而令仆代解两旁纽扣,曳之而出,藉免更换之劳。”可见,巴图鲁坎肩本衬于袍套之内,如果乘马行走觉得热时,就探手于内解掉上排纽扣,再解两旁纽扣拉引而脱之,可免挽脱外衣之累,后来就直接穿在外面,但仍保持着一字襟和多纽扣的样式,成为一种装饰。后来,也有在对襟坎肩前襟的中部或下部,增加一道一字襟的,两排纽扣在身前交叉为一个十字,更是纯粹的装饰了。到清末成为普遍外穿的衣着,其镶边滚边和刺绣工艺甚为考究。
清代小说《儿女英雄传》中,也多次涉及到对这种“巴图鲁坎肩”的描写,如:“恰好那邓九公正从东边屏门进来,身穿一件驼绒窄荡儿实行的箭袖棉袄,系一条青绉绸搭包,挽着双股扣儿,垂在前面;套一件倭缎厢沿巴图鲁坎肩儿的绛色小呢对门长袖马褂儿,上着竖领儿,敞着纽门儿;脚下一双薄底儿快靴”。
满族服饰吸纳了汉族等民族的优秀服饰文化并糅入了自身的民族元素。以这件巴图鲁坎肩为例,保留了满族骑射之俗的遗风,其穿着便利,外形洒脱、勇武。当时八旗子弟常在它的两边的裤褴处,加上两只袖子,号为“鹰膀”,当他们穿着这种带鹰膀的巴图鲁坎肩在马上驰骋时,这飘飞的鹰膀好像把英武的骑士带到空中。同时这件巴图鲁坎肩也继承和吸收了汉族传统服饰的特点,如其装饰纹样瓦当纹的运用。瓦当是古代中国建筑中筒瓦顶端下垂部分,特指东汉和西汉时期,用以装饰美化和蔽护建筑物檐头的建筑附件。瓦当上刻有文字、图案,一般都是半圆形和圆形,整个图案圆中见方,曲线、直线、弧线经营巧妙,动静结合得体,对称中有变化,显得均衡、富丽、神奇,给人以视觉和心理上的美感享受,是汉文化的代表。作为服饰纹饰造型的背景和映衬,方圆结合的呼应和统一,增强这件坎肩整体性的美感。这种瓦当图案的运用,在清代服饰中是相当广泛的。
这件坎肩用料精美,工艺细致,纹饰古朴,寓意美好,是清代晚期流行一时的服饰风尚,是满汉文化交融的生动体现。
(文/辛宇玲 图/张丹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