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麻江型十二芒铜鼓

来源:民族文化宫   作者:博物馆   2019-01-03


  收藏于民族文化宫博物馆的这件铜鼓是水族古老的乐器和重器。1991年征集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独山县本寨水族乡。系祖传世物,年代为明代。鼓面直径55厘米,高28厘米,根据其形制、纹饰、流传地区、标准器比照等因素,此件铜鼓属麻江型十二芒铜鼓。

  铜鼓是一种古老而珍贵的古代民族文物。它集冶炼、铸造、雕刻、绘画、装饰、音乐、舞蹈、宗教于一身,是中国南方古代少数民族创造的独具特色的青铜艺术瑰宝。留存至今的各类铜鼓,铸造年代上溯春秋战国,下迄明清时代,不仅可以看作是一部民族文化的百科全书,而且是一部生动的民族科技史文献。不同类型的铜鼓有着不同的冶炼技术和工艺水平。表现了各民族不同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审美情趣。均包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是研究中国民族史、民族学、民族科技、民族艺术以及民族风俗、文化等的重要文物。


一、关于铜鼓起源的几种观点

  关于铜鼓的起源地,学术界中有以下几种看法:
  1、起源于印度。此观点的主要依据是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一书中所说:大铜鼓“出自南蛮天竺之国也”, 小铜鼓“唐乐图传天竺部用之”。甚至将铜鼓上的“卍” 纹同佛经上的梵文联系起来。其实这里所说的天竺之国实际上是指中国西南部地区。《云南备征》载《云南纪游》说,大理即古时天竺妙香国,并非今日的印度。实际上,从古至今印度从未出土过铜鼓,更不可能是铜鼓的起源地。
  2、起源于柬埔寨。主要依据是印度尼西亚出土的铜鼓上孔雀纹和象的形象。德国人迈尔和富瓦著《东南亚的铜鼓》一书就持这种观点。
  3、起源于越南北部。此观点最先由黑格尔提出,1932年法国学者戈露波发表《金属鼓之起源及流布》一文,对黑格尔的观点做了肯定。后来,这个结论被中国镜内出土的大量原始形态铜鼓的事实所推翻。
  4、起源于中国南方。元代,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就指出铜鼓起源于云南西南部地区。19世纪末,荷兰学者提出铜鼓起源于广东南蛮,而后传入广西、贵州、云南、湖南等地。到19世纪60年代,日本学者提出铜鼓起源于滇池附近。从现在的考古发掘材料看,云南万家坝出土的铜鼓年代最古老,属距今2700多年的春秋早期,据研究其矿料也来源于滇池一带。说明铜鼓确实起源于滇西至滇中的滇池一带。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一观点得到了学术界绝大多数人的赞同。
  铜鼓起源于何物,学术界向来有不同观点,概括而言主要有三种:
  1、起源于錞于说。理由是铜鼓和錞于有若干相同之处,如通身皆铜、一头有面、中空无底、都流行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清人朱彝尊在《南海神庙二鼓图跋》中说:“窃思作錞于以和鼓,度其形略似。第鼓穹其腰而錞削其下,鼓蒙两面錞去其底”。
  2、起源于革鼓或木鼓说。魏时的《峤南琐记》提出铜鼓起源于木鼓的看法,认为因南方潮湿,皮鼓易于受潮,便改皮鼓为铜鼓,铜鼓面和胸部象扁形皮鼓。
  3、起源于铜釜说。王阳明《征南日记》中有“诗云:‘铜鼓金川自古多,也当军乐也当锅……’殆此物也。”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先后在云南祥云、楚雄等地出土一种铜鼓,整个形状与其同时出土的铜釜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楚雄万家坝出土的早期铜鼓,也多有烟熏痕迹。中国的大多数学者赞同铜鼓起源于铜釜说。

二、铜鼓的类型及其特征
  根据流传铜鼓的形制、纹饰、铸造年代等因素,学术界根据出土的标准器,把铜鼓大体分为七种类型,即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冷水冲型、北流型、灵山型、麻江型和西盟型。各种类型的铜鼓均有其自身的年代和外形特征。
  万家坝型铜鼓以云南楚雄万家坝出土的铜鼓为标准器。约产生于春秋早期,延续到战国早期,前后约400年。其特征是面径小,鼓胸突出,鼓足短而足径特别大,鼓身矮而成扁平形。胸腰间附有两对小扁耳。其花纹简单粗糙。鼓面的太阳纹有的有芒,有的无芒。个别鼓面的太阳纹外有一道晕圈。鼓胸鼓足素光无纹。鼓腰部由几条纵线划分成若干个方格形,鼓内壁有简单的云纹、爬虫纹和菱形格子纹。
  石寨山型铜鼓以云南石寨山古墓群出土铜鼓为标准器。其年代是从战国时期至东汉初期,前后延续了约500多年。这类铜鼓的特征是面径大于腰,胸部突出,足部高而无折边,腰成梯形,体型较小而略高,胸腰际附窄边辫纹扁耳两对,其鼓面的纹饰主要是翔鹭纹、羽人纹或房屋等。胸部的主体纹饰是羽人纹、划船等图样,腰部界格饰以民俗图样,如砍牛祭鬼图、磨鞦游戏图、羽人舞、牛图、马图等等。在晕内常常铸满三角齿纹、同心圆纹、勾连纹等等。
  冷水冲型铜鼓以广西藤县出土的冷水冲型铜鼓为标准器。年代为东汉至唐宋时期,延续了约为1300余年。其特征是体型高大,鼓面宽阔,鼓胸不甚突出,鼓腰粗而略直,腰最小径在中部,鼓足高,胸腰间铸有宽扁大耳两对,耳上铸辫纹。有的还有半圆空茎环耳一对。鼓面太阳纹大都是十二芒,个别是九芒或十芒。芒间为双翎眼纹,鼓面边缘塑有立体青蛙,蛙间常塑牛、马、人骑马、牛拉撬、龟、水禽等动物图象。鼓面有一圈勾连雷纹及其衍变的复线交叉纹。主晕是图案化的变形羽人和翔鹭纹,鼓胸有图案化的船纹,鼓腰有图案化的舞人纹和细方格纹,足部有圆垂叶纹。
  北流型铜鼓以广西北流县出土的铜鼓为标准器。年代为西汉末年至隋代。其形制特征是体型硕大厚重。鼓面大于鼓胸颈之外,边缘有垂檐。胸壁斜直外突,最大径偏下,胸腰际收缩,曲变不大,以一道凹槽作为腰胸分界。鼓腰成反弧形,腰足间以一道凸棱分界,鼓足外侈,与面径大小相当。鼓身结实,多为圆茎环状耳,青蛙小而朴实。以八芒居多。装饰纹样以席纹、方格纹、钱纹、云雷纹居多。还有菱形纹、水波纹、四瓣纹等。其花纹细而小有变化,鼓面边沿塑有精巧的立体小青蛙。饰蛙一般为四只。
  灵山型铜鼓以广西灵山县出土的铜鼓为标准器。年代上限在东汉,下限在唐代。灵山型铜鼓的特征是鼓面平展,略宽于或等于鼓身,边缘突出不下折。胸壁微凸,最大径居中,胸以下逐收缩成腰,以细线为胸腰的分界。鼓耳均为带状叶脉纹扁耳。鼓面一般站立6只蛙,蛙饰都是后足并拢的立体三足青蛙,蛙背饰有划线纹或圆满纹。有的大蛙背负小蛙。鼓面中心圈饰芒数不等的太阳纹。鼓面和鼓身各有三道较宽的主晕,分别饰以骑兽纹、兽形纹、翔鹭纹等。其他晕为云、雷、线、席、虫、蝉、水波、半圆,四瓣花等花纹图案。有的在鼓耳下还装饰有动物塑像。
  麻江型铜鼓以贵州省麻江县古墓中出土的铜鼓为标准器物。年代从北宋到清末,前后有800多年。麻江型铜鼓的特征是鼓身低矮、鼓面小于鼓胸而略出于颈外。胸、腰、足之间无分界线,曲弧缓和,腰中部有凸棱一道,将鼓分成上、下两节。胸部有大跨度鼓耳两对。鼓面太阳纹以十二芒为主,芒间饰有翎眼纹。主晕饰游旗纹为主,还有十二生肖纹、符箓纹、乳钉纹、雷纹、同心纹、兽形云纹、S形勾头纹、酉字纹、栉纹、人物纹、动物纹等。有的还有铭文,如“大吉”、“万代进宝”等。有的背面有人物、庄园、孔明巡行图等。
  西盟型铜鼓以云南西盟佤族地区为主要分布而故名。其年代早期为唐代,中期约在元明时期,晚期一直延续到清代。西盟型铜鼓的特征是体型瘦高而轻薄,上大下小,鼓面宽大,向外伸出鼓胸,胸壁直而大于腰和足,胸腰际弯曲缓和,鼓身呈直筒形。胸、腰、足无分界线,有两对三角叉形扁耳。鼓面太阳纹为8芒或12芒,鼓面边沿有四足蛙4只。晕圈密而窄,饰有团花纹、羽纹、翎眼纹、节纹、双眼条花印纹、鸟纹、鱼纹、云雷纹、米粒纹等。有的上塑有立体的象、田螺、玉树等图象。

三、铜鼓的族属及其社会功能
  根据铜鼓的分别地区和跨越年代等因素推断论证,可得出不同类型的铜鼓属于不同的族属。较一致的看法如下:
  万家坝铜鼓为我国西南古代民族濮人所铸造。石寨山型铜鼓主要是濮人和骆越人所铸造。冷水冲型铜鼓是骆越人和后来的僚人所铸造。北流型和灵山型铜鼓是俚人所铸造。麻江型铜鼓最多的地区是贵州和广西交界的山区,可能铸造这种铜鼓的古代遗址就分布在这个区域,只不过目前尚未找到罢了。居住在这里的壮、瑶、苗、水、布依、彝等少数民族民间仍在珍藏和使用麻江型铜鼓。据考古研究普遍认为,西盟型铜鼓最早为壮族先民所铸造。
  根据考古发掘和民族学调查材料分析,得出铜鼓的社会功能大致有娱乐、传讯、丧葬、祭祀以及象征权力和财富等。
  铜鼓在明清以后,普遍成为南方民族娱乐活动的乐器。凡婚姻嫁娶、宴会、斗牛、节日等都喜击铜鼓以自娱。明代史籍有仲家人“俗尚铜鼓,时时击以为乐”,“苗人挝铜鼓,斗牛于野”的记载。现代壮、瑶、苗、水、布依、彝等民族民间逢年过节都要敲击铜鼓,尽情欢乐。
  铜鼓的早期作用主要是传递信号。史载魏晋南北朝的僚人“鸣此鼓集众,到者如云”的情形。明代史籍有南方民族首领“击鼓山巅,群蛮毕集。”的记载。现在许多拥有铜鼓的少数民族“遇事则击铜鼓”。桂西瑶族婚姻嫁娶,丧葬祭祀、节日集会等都以铜鼓为传讯工具。
  铜鼓用于丧葬,主要是充当葬仪和葬具,如白裤瑶人死后,要到死者家中敲击铜鼓,出殡前要举行隆重的击铜鼓砍牛仪式,以示吊唁。古代南方少数民族还有以铜鼓为葬具的遗俗。
  在古代民族祭祀场面的图象中,多有敲击铜鼓的形象。唐代史籍中说:“铜鼓赛神来,满庭幡盖徘徊”。明代《峤南琐记》中有“土人击铜鼓以乐神”的记载。现在有的少数民族在宗教活动中仍然使用铜鼓,如苗族的“吃牯脏”等。
  由于古代战争和祭祀等都由部落、氏族首领主持,铜鼓逐渐由一般的生活用品上升为礼器,成了占有者身份和地位的化身,《隋书•地理志》有“有鼓者,号为都老,群情推服”的记载。《续资治通鉴长编》说:“家有铜鼓,子孙秘传,号为右族”。甚至如《明史•刘显传》所说:“得鼓二三,便可僭号称王”。因此,拥有铜鼓就意味着拥有财富和权力。财富和权力的象征成为了铜鼓的一种特殊社会功能。

四、水族的铜鼓文化
  水族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人口40多万,主要分布在贵州、广西和云南,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及其周围的独山、榕江、荔波、都匀等县市是水族的主要居住地。《水族简史》认为水族是我国南方由古代百越族群中骆越的一支发展而成的单一民族。
  铜鼓文化是百越文化的象征,水族先民“骆越”是古代百越中的一支,是我国古代铜鼓文化的创造者之一。水族地区因铜鼓流传广、数量多,被称为铜鼓王国,曾经每个村寨有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人家藏有铜鼓。据不完全统计,仅三都水族自治县,就保存有铜鼓近400面。流传于水族地区的铜鼓,绝大多数是滇系铜鼓中的晚期鼓—麻江型鼓。
  水族铜鼓文化丰富多彩,悠久灿烂。在水族的民俗故事、民间传说中,有关铜鼓的内容较多,如在《端节的由来》中说,水族人民过端节时,开展赛马、敲铜鼓、吹芦笙、唱歌等娱乐活动。在那远古的时候,水族百姓背着铜鼓,扛着锄头犁耙,挑着家什,经广东、广西,走到龙江上游的地方居住下来。在《铜鼓的传说》中说到,铜鼓打败了蛟龙,水族人民在端节时才能渡江过河,得以团聚。铜鼓降服了猛虎,保护了水族人民的安全。铜鼓斗败了犀牛,使庄稼得到丰收。
  水族铜鼓主要用于节庆、祭祀和丧葬。在水族人民的生活中,凡重大的节日活动,都离不开铜鼓。节庆主要用于端节和卯节,民间素有“敲鼓过端好赛马,敲鼓过卯好唱歌”之说。届时,各村各寨要“请”出珍藏的铜鼓先行祭祀,然后敲击铜鼓和起伴奏作用的皮鼓,鼓声古朴、悠远、热烈、欢快。男女老幼踩着鼓点跳起欢乐、感人的铜鼓舞。水族铜鼓舞内容有持械征战、插秧收割等大多反映古代水族人民用铜鼓集众指挥生产,或击鼓号令将士冲锋陷阵的场景。舞者随着铜鼓和皮鼓的节奏或左右旋转,或舒展信步,或挥戈对阵,或欢腾雀跃,舞蹈往往在急促的鼓声中戛然而止,令观众兴奋不已。在丧葬活动中,老人一去世,便将其扶坐在铜鼓之上沐浴更衣,并将铜鼓当作供桌摆放祭品。 在举行丧葬仪式“开控”活动中,还要击铜鼓以伴。水族认为生时要与铜鼓相伴,死后要坐在铜鼓上更衣,这样其灵魂才能安然离去,家族才会兴旺发达、吉祥平安。


∆ 水族打铜鼓
  水族的铜鼓既是一种乐器,也是财富和家族繁荣兴旺的象征,是神圣之物。水族把铜鼓看作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和祖传珍宝来对待。认为失去铜鼓是对祖先的不敬,丢掉铜鼓是丢掉家业的精华,夺去铜鼓是夺去欢乐与幸福。水族敲铜鼓还有着许多禁忌,只有过“端节”、“卯节”和举办红白喜事时,才能敲铜鼓,平时严禁敲击。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的这件水族麻江型十二芒铜鼓,用青铜铸造而成,上铸两对鼓耳,鼓面和鼓身铸刻有太阳纹、翎眼纹、游旗纹、乳钉纹、雷纹、同心纹、云纹、勾头纹、酉字纹、栉纹等。其历史悠久,器型完好,图案精美,内涵丰富,是水族同类型铜鼓中的精品,为我们研究铜鼓文化艺术及水族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撰稿:们发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