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府文征》

来源:民族文化宫   作者:中国民族图书馆   2020-06-10

《永昌府文征》,李根源辑,民国三十年(1941)铅印本。136卷,26册,5函,600余万字。书页为黄色纸张,四眼线装。版框高21.0厘米、宽13.8厘米,四周边栏为黑线双边;半叶18行,每行42字,小字双行55字,白口,版心上端印有书名及卷次,下端印有页码、“曲石丛书”。内封有“周钟岳题及印章”。中国民族图书馆藏。

  《永昌府文征》作为一部文史资料汇编,内容广博,大量资料记述了云南的人文地理、历史沿革、民族源流、民族民俗、社会风土、生产生活、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等相关情况。为云南地方文化史、民族史、边疆史、对外交通贸易史和中缅关系史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是研究古代永昌地区民族文化的珍贵素材。
  《永昌府文征》共收录1203位作者的诗文,内容分为“诗录”“文录”“纪载”“列传”四类,其中:“诗录”60卷,共11563首诗词,录汉代至明代诗1400首、清代诗6010首、民国诗4153首;“文录”30 卷,共1102 篇文论,录汉代至明代文211篇,清代文406篇,民国文485篇;“纪载”40卷,共253 篇史料,录三代至明代史记149篇,清代史记61篇,民国史记43篇;“列传”4卷,共66篇人物传记,录汉代至明代传记40篇,清代传记14篇,民国传记12篇。另外序、跋、凡例、目录合为1卷,撰人名录合为1卷。广猎历史、地理、人物、风物及工、农、学、商、医等各方面著述。
  《永昌府文征》所录文献时间跨度大。“纪载”从三代《禹贡·黑水》、《牧誓·濮人》到1940年时人文章,历时二千多年;所涉及的地域宽泛,《永昌府文征》凡例中称“是编网罗永昌府六县(保山、腾冲、龙陵、永平、漾濞、镇康) 七设治局(梁河、盈江、莲山、陇川、瑞丽、沪水、潞西),凡过去、现在,本籍外籍,足以考镜之文字,按次纂辑……”;在内容选择上比较广博,“凡涉及永人、永事、永地之撰著足资稽探者,录焉”;“凡四方来官吾永,或游踪曾至吾永,或移家寓居吾永,其所载笔足备掌故者,录焉”;“凡足迹未至吾永,而记述、序论、投赠、遥怀有关永人、永事、永地者,录焉”;“凡有关缅甸之文字,悉著录焉”。从材料来源来看,有正史典籍,有私人信函,有文人著述,有金石碑刻。所辑录的文献凡是与古今永昌地区(包括缅甸) 自然环境、山河地貌、政治变革、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战争防御、民族风情、生产生活等相关情物、人事,不论载于何种材料,都依历史事件发生时间的先后及作者生活年代的先后进行编排,不愧为一部有关永昌的综合性方志类书。被称为“是云南文化史和文献史上最闪亮的一颗文曲星”。故历来被视为研究与了解滇西地区乃至云南全省地方文化史、民族史、疆域史、对外交通贸易史以及近代革命史和中缅关系史的集其大成的大型文史典籍及云南学人必读文献集。
  《永昌府文征》中收取了许多有关缅甸的文献资料,甚至将缅甸从古代发展到近现代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地理环境等材料都进行了收集整理,也有中缅边界、交通、历史大事等内容,特别是突出了中缅文化交流、民族往来关系等史料。
  《永昌府文征》主要编撰者李根源(1879—1965),生于云南德宏州梁河县九保,云南腾越(今腾冲)人。1940年,李根源凭借其学识、威望和影响力、以及对家乡历史文化的热爱,邀请周钟岳、秦光玉、方国瑜等一批著名学者,于1940年夏开始编纂,1941年冬历时两年完成了《永昌府文征》的编纂工作。分卷印刷,首印500 部,于1943年初在昆明全部竣工。新中国成立后,李根源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南行政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职。1965年病逝于北京。


(来源:中国民族图书馆  文:公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