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发有为——民族文化宫图书馆用心用情推进新时代民族古籍工作高质量发展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中华典籍文献世代相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了各民族共同缔造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进程,展示了各民族的深度交往和文化的高度融合,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宝贵精神财富。
民族文化宫图书馆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图书馆现收藏有古籍近20万册(件)。一直以来,在民族文化宫党委的坚强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图书馆为保护好、宣传好、研究好馆藏珍贵古籍不遗余力。
一、重任在肩 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珍贵古籍
古籍作为不可再生文化遗产,图书馆深知重任在肩,做到了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珍贵古籍。
近年来,图书馆利用“全国古籍普查平台”对馆藏古籍进行普查登记,经过近7年的努力,2016年《中国民族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出版发行,对馆藏民国以前汉文线装古籍的普查完成。目前,古籍普查工作仍在推进和细化,陆续对民国时期汉文线装、旧平装古籍及藏文古籍进行普查登记,对其他文种古籍进行整理和登记。通过古籍的整理登记以及普查工作,图书馆发现了大量珍贵古籍,自2008年起积极申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目前已有92部古籍入选第1至第6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为保护和发现珍贵古籍起到重要作用。
▲古籍整理工作照
▲古籍普查工作照
为进一步规范古籍管理工作,图书馆制定了《古籍工作管理规定》(试行)、《民族文化宫图书古籍书库管理规定》、《民族文化宫图书馆馆藏出馆展览暂行办法》等规定,详细规范了读者服务、古籍管理、书库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让古籍管理有据可依、有规可循,管理更合理、更严谨、更规范。
为改善古籍的保护环境,建立了专门的古籍特藏书库,依托民族文化宫大修改造,配备了一系列现代化防护系统,现在已经基本达到了恒温恒湿、防火防水防尘防光的保护条件,保护环境达到国家标准。同时馆藏古籍文献95%以上都已经量身定做了装具,有函套、书盒、夹板、包布、樟木书箱等。
▲古籍装书套
▲馆藏文献
为更好地保护古籍,开展基础的抢救性修复。一件件古籍的保存,是一代代图书馆人的坚守;一册册古籍的珍藏,是一代代图书馆人的传承。图书馆克服场地不足等困难,积极开展抢救性修复工作。近期,组织人员对馆藏9件亟待修复的古籍拓片进行了基础抢修,用实际行动延长了珍贵古籍寿命。
▲拓片修复
为有效提升古籍保护力度,再造或影印出版馆藏多部古籍,这对古籍原本的保护及推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民族文化宫图书馆整理,文物出版社印刷厂用珂罗版彩色复制的梵文《妙法莲华经》贝叶写本出版发行。1984年3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李先念出访尼泊尔,把这部装帧豪华而庄重的稀世贝叶写本影印本作为国礼赠给比兰德拉国王,促进了中尼两国的文化交流,同时该书被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印度、蒙古国等国家收藏。之后图书馆对馆藏金汁写本《丹珠尔》、《菩提叶百八阿罗汉金经全部书画册》、《奉使图》、《百苗图》、《夏玛·曲扎益西全集》等十余种珍贵古籍,上百函册进行了复制。2012年到2014年图书馆5部古籍入选中华古籍再造善本工程,包括水文《逢井》、蒙古文《蒙古文法诠释苍天如意珠》、蒙古文《察哈尔格西洛桑楚臣传略》、察合台文《伊玛目艾山与伊玛目玉赛音传》、察合台文《铁匠书》等。2015年以后,图书馆满汉合璧《西厢记》、藏文《医典心要汇集》、蒙古文《莲花生大师传》、藏蒙合璧《明海》均被《北京地区少数民族古籍珍本丛书》收录,由北京市少数民族古籍整理规划出版小组陆续出版发行。
▲再造古籍
▲再造古籍
▲再造古籍
二、古为今用 让收藏在图书馆的古籍活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民族文化宫图书馆坚持古籍“藏”与“用”并举,在保证古籍有效保护的前提下,立足馆藏,举办展览,宣传弘扬优秀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宫策划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展”。图书馆以此为契机,与兄弟部门一同积极筹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展”之“墨香遗珍——民族文化宫馆藏古籍精品展”。
▲展览设计稿
▲《御制翻译四书》
▲《元朝秘史》
通过展览让深藏高阁的古籍展示在观众面前,让传世的典籍闪耀出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光芒。
三、围绕主线 旗帜鲜明做好古籍研究
谨本详始读经典、旗帜鲜明搞研究。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推动党建和业务双促进,走出去、请进来,开展研学交流、业务研讨,拓宽业务思路和研究广度。
▲民族文化宫图书馆与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展党建、业务交流
▲图书馆业务研讨会
做好古籍研究是古籍保护和宣传的横向延伸,更深入的发散,图书馆立足馆藏,从数量庞大、内容丰富的古籍中多角度地表达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进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多年来,图书馆承担近60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科研成果颇丰,获批“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图书出版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优秀”等次结项,建成藏文古籍藏版目录查询网,出版多部学术著作和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图书馆集体科研成果(部分)
近年来图书馆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项目研究,积极申请国家民委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各民族经济交往研究”,撰写《和衷共济谱华章 历史上各民族经济交往典型事例研究》研究文集。承担“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古籍整理出版书系”第一批试点项目,将出版发行《美美与共——民族文化宫图书馆(中国民族图书馆)藏多文种合璧民族古籍总目提要》。承担北京市民委“北京市民族古籍研究出版项目”并将出版学术著作《以民族古籍诠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指明了今后民族古籍的工作方向。民族文化宫图书馆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意见》,继续立足馆藏、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发挥古籍工作主阵地作用,在古籍保护、宣传、研究方面下功夫,发挥馆藏古籍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推动民族古籍事业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图/公萍 先巴 等)